Fashion | 10 29 2021
路易威登北京Espace文化艺术空间荣幸地邀请您欣赏美国标志性艺术家辛迪· 舍曼( Cindy Sherman)的创作全貌。本次展览精选的作品均来自路易威登基金会典藏, 并在基金会“ 墙外” 项目的构架内呈现。“ 墙外” 项目在东京、慕尼黑、威尼斯、北京、首尔和大阪的路易威登Espace文化艺术空间展开,项目秉承基金会的使命, 旨在邀请更广泛的国际公众参与基金会的活动。
作为一名神秘偶像, 辛迪· 舍曼仿佛每创作出一副乔装肖像就会经历一次蜕变。她会将自己装扮成一位年轻的好莱坞电影明星( 《无题电影剧照》,1977-1980; 《屏幕后的投射》,1980) ,一位古典名作中的历史人物( 《历史肖像》,1989-1990) , 一个小丑( 《小丑》,2003-2004) , 或是一名男性( 《男人》, 2019-2020)。在面对镜头摆姿势时, 舍曼常常将目光转向观众, 邀请我们同她一起展开对其身份的探索。她的肖像照处于现实与奇幻的交叉地带,自由表达和梦境交织于她创作生涯的各个阶段,从早期拍摄美人, 到后来研究黑白的永恒性, 再到近期探索色彩的跃动。从一开始, 她就树立了一套至今不变的创作原则:她总是亲自掌镜, 向人们展示她兼任演员、服装设计师、模特、技术员、灯光工程师、特效协调员、道具人员、修图师和全能艺术家的惊人才能。
《屏幕后的投影》,1981,路易威登基金会收藏
舍曼深受电影摄像美学的影响, 这一主要灵感来源滋养着她独有的角色塑造。她丰富的创作永远在探索多重主题,包括曾令沃霍尔着迷的名人崇拜,还有时尚界人士特有的自我表现范式(《巴黎世家》,2007-2008)。同时, 通过探索易装癖、社会身份和自我身份认同, 她挑战了刻板的性别原型观念。除电影之外,艺术史、奇幻文学、跨性别文化和她自身的想象力都给了她诸多灵感,使她能够游刃有余地解构女性气质被赋予的各种固有面貌。
《历史肖像》,1989,路易威登基金会收藏
在她最近的创作中( 比如《男性》系列),艺术家用自己滤镜下的 Instagram 自拍创作,并最终把它们做成了挂毯(《挂毯》, 2020) 。她在此种全新尝试中牺牲了自己原本的外表,来反抗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 理想形象” 所施加的“ 暴政” 。她的作品内含政治性的维度, 对个人和集体记忆发起质疑,又提供给观者关于性别流动的思考。她常常借由另类的幽默感将政治性引入画面, 暗中嘲弄自己看似严肃的外表,并不断模糊真实与虚假之间的界限。在舍曼巨大的人间喜剧中,没有什么是恒常不变的, 就像在杜尚的作品中一样, 观众的解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男人》,2019,路易威登基金会收藏
自1970 年代职业生涯开启以来, 舍曼包罗万象的艺术创作就一直吸引着观众。其图像的象征深度、所涉主题的丰富性、她创作思路的奇崛以及她在制作过程中私密且自成体系的特点, 无不推动着她走向成功。无论在20世纪还是21世纪的语境下, 舍曼的摄影创作都是邀请观众参与互动的艺术典范。本次展览向她50多年的职业生涯致敬, 展品的选择跨度广泛, 从她的首个作品系列一直到此前未在中国展出的最新肖像照和挂毯系列。
路易威登北京ESPACE 文化艺术空间
北京市建国门外大街1号 国贸商城南区 西楼
周一至周日上午11点至下午7 点
公共节假日正常开放, 入场免费